让地学融入乡村,让科学引领振兴
郑东新区杨桥街道娄庄村
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思考
张忠慧1 赵鑫2 渠玉冰1 杨森2 赵少攀2
1.河南省地质旅游发展促进会
2.河南省豫地集团第一地质大队
2025.3.26日,应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第一地质大队(河南省地质旅游发展促进会理事单位)文旅所杨森所长的邀请,受河南省地质旅游发展促进会(图0)的委托,河南省地质旅游发展促进会和第一地质大队文旅所一行6人在第一地质大队纪委书记、副总经理赵鑫的带领下对郑东新区杨桥街道娄庄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和杨桥街道经营办的李主任、娄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就楼庄村的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参加座谈交流的还有郑东新区龙源路小河村党支部书记常建军,现将考察后的一些体会撰写成文,以供参考,因为考察时间太短,对娄庄村的认识可能存在偏见或深度不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见解或高见者可以讨论,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
一、娄庄村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娄庄村隶属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杨桥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图1),村庄户籍人口3000人,常住人口2000人,地理位置位于中牟县正北方,郑东新区区政府的东北,北面,村庄北面紧邻黄河大堤,属黄淮海平原地区。2022年6月,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准为河南省首批195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之一。
2.区位交通
娄庄村是郑东新区辖区内的一个行政村,地处郑州市城区近郊,紧临黄河大堤,是黄河生态廊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区位条件非常优越,交通条件极好,西边紧临京港澳高速和连霍高速以及郑州东四环,黄河生态廊道在村庄北部穿过,S312从村庄南部穿过,距离中牟县城约15公里,走万三公路可达,距离郑州高铁东站20公里,走东三环-S312可达,距离郑东新区政府所在地7公里左右(图2)。
3.周边旅游景点
村庄由于地处郑州中心城市近郊,周边景点分布较多(图3),典型的自然景点为雁鸣湖景区;典型生态景点有黄河富景生态园、黄河生态廊道;典型的城市公园为郑州龙湖公园、中牟国家农业公园、郑州绿博园;典型的文化遗址有大河村遗址、小双桥遗址、商城遗址;典型的文化体验景点有黄河花园口、建业电影小镇等。
4.村域自然资源
娄庄村紧临黄河,位于远古黄河在此泛滥形成的上万个黄河决口滩地(注:从万滩想到的,纯属个人理解)中,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图4),同时,娄庄村又处于黄河地上悬河治理的核心地段,黄河治理文化同样十分丰富,因此说,这里也是自然与文化融合的最好地段。
(1)土地资源
娄庄村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可利用土地达到5000余亩,大部分分布在村庄南部,村庄-S312之间,约3000余亩;少部分分布在村庄北部,村庄-黄河大堤之间,约2000余亩。全部为水浇地(图4),土地性质尚不清楚。
(2)滩地资源
娄庄村北面的黄河滩地应该是黄河郑州段最大的滩地之一,总面积达到3000余亩。这些滩地的所有权可能不在村庄,但村庄祖祖辈辈享有使用权(图4)。
(3)水资源
村庄位于黄河大堤南侧,地表水和地下水有黄河水的补给,水资源丰富(图4)。
(4)湿地资源
黄河滩地靠近黄河主河道的部分,大部分表现为湿地特征,成为村庄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4)。
(5)地热资源
本区地处黄淮海平原区,地下新生界地层厚度很大,应当做一下水文地质工作,确定一下是否有地热资源存在。
5.村域文化资源
由于娄庄村地处黄河大堤的核心地段,又是中原农耕文化区和明初移民区,黄河治理文化、中原农耕文化、移民文化以及乡村聚落文化等都有显示,文化特色浓郁(图5)。
(1)黄河治理文化
首先这里有黄河大堤、调水坝,周边有险工河段、引水工程以及与引水水系相关的民俗文化(如治水传统)等,滩地内有防止水土流失的防护林带,充分彰显了黄河治理文化的特点。
(2)乡村聚落文化
村庄属于典型的中原农村聚落,其村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村内建筑虽然都是现代建筑,但在现代建筑上依然保留有传统民居的痕迹。
(3)农耕文化
长久以来,村庄都是处于引黄河水浇灌的状态,加之村庄长期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部分村民从事养殖业或外出务工。
(4)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村庄参与了县域特色产业项目(如大棚蔬菜、观光农业等)。
二、村域潜在发展资源与发展方向
村域潜在的发展资源包括:村南农田依托S312国道,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村北土地(黄河大堤以南)依托黄河生态廊道,围绕建成主要节点,发展黄河文化博览、研学等;黄河大堤以北的滩地和滨河湿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滨临黄河的优势,围绕城市居民周末放松、休闲、娱乐、体验等发展康养、娱乐、休闲、怡情、研学等;依托距离城市区有一定距离,夜晚黑暗的优势,发展星空营地等(图6)。
1. 农业观光、采摘、体验
结合郑东新区对娄庄村“都市生态农业”的定位,可在村庄南部依托3000亩农田发展采摘园(草莓图7、樱桃、石榴种植等)、大棚基地(蔬菜、瓜果等)、特色农业(高质量农业)以及农耕体验等项目。
2.文旅融合博览、研学
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针对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建设的目标,依托村庄北部的2000亩地和已经建设好的“黄河生态廊道”、黄河大堤和黄河调水坝等,打造黄河文化博览和研学等项目。
3.休闲娱乐体验区
黄河大堤以北是黄河治水工程、黄河滩地、黄河湿地和黄河主河道区,而且距离城市较远,适合开发望星空研学、二十四节气研学、黄河研学等研学活动和湿地观光、野外体验等休闲活动。与周边的雁鸣湖景区(距娄庄村约20公里)、花园口景区形成联动区域旅游线路。
4.村庄文化体验区
对村庄留存下来的古建筑、老树、传统手艺(如柳编、石磨等),可打造乡村记忆馆(图8)或非遗工坊。此外,中牟县素有“官渡之战”古战场文化,也可借势宣传。
三、政策支持
1.依托近年推动的乡村振兴战略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策略,依据相关的支持、扶持政策,如基础设施(如道路、排水)、产业(特色农业、地热温泉)扶持(如合作社贷款)、文化提升、古村落保护等方,申报各类项目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带动娄庄村发展。
2.利用本村的区位交通优势,依托郑州市“沿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黄河生态廊道”,大力发展休闲娱乐体验产业,把娄庄村打造成重要的节点,带动生态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的开发。
四、可持续发展思考
本次策划的总体目标:依据该地独特的区位和自然文化特点,围绕打造“母亲魂”基地的策划目标,分期分批建设成集科学研究、灾害治理、自然探索、文化展示及娱乐沉浸于一体的乡村文旅康养休闲娱乐研学的“生农文旅”集合体。
围绕这个策划目标的实现,提出六条建议:
一是建议在S312国道与村庄道路的交汇处设立“母亲魂基地”的标志,并在黄河生态廊道与大堤之间留下一定空间作为生态农产品销售区;
二是建议在黄河大堤与村庄道路交汇处设立“老家母亲滩生态休闲体验”的标志或塑像(图9)。同时策划黄河治理研学路线、研学材料及黄河文化展示等;
三是建议在S312省道与村庄道路交汇处,设立“娄庄高效农产品体验区”标志。与村北黄河生态廊道上的“母亲魂”形成南北双入口,相互互动、相互支持。
四是建议全面提升村庄的村容村貌(图10),待游客人气上来以后,组织一些当地民风民俗的活动,以此来助推村域的发展。
五是建议围绕康养和特色农业,做水土地热等方面的基础性调查工作,打好康养旅游、特色农业的基础,扛起康养和特色农业的品牌。
六是建议把村域的整体发展定位在:“文旅竖形象,休闲(娱乐体验)引流量,产品(农旅产品为主)求效益,村委(组织引领)做保障。依托黄河高质量,打造黄河母亲魂”。
注:文中一些资料和数据系网上收集,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所用的个别图片系网上下载,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